首頁>聊城頻道>內容詳情

聊城開發區織密“四大群體”精準保障網 民生實事暖民心

2025-06-12 17:16:07 大字體 小字體 掃碼帶走
打印

山東商報·山海新聞  李云聰  聊城報道

山東商報·山海新聞獲悉,6月11日,聊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“以改革創新激活高質量發展‘強引擎’”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(發展保障部專場),圍繞開發區發展保障工作成效介紹有關情況。

圍繞基本民生,織密困難群眾生活保障網。今年1-5月份,聊城開發區完成城鄉低保對象、農村分散特困供養對象、臨時救助對象、殘疾人、孤兒、困境兒童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資金發放任務,切實保障了困難群眾基本生活。鏈接企業資源實施精準幫扶,聯合轄區醫院建立因病致貧群體專項幫扶機制,提供年度免費體檢、費用減免50%、綠色通道、住院補貼等優惠政策,切實為困難群眾在醫療、生活照料等方面辦好民生實事。積極申報“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,統籌防止返貧和低收入人口幫扶政策”的試點工作,不斷提高幫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。

聚焦老年群體,推進養老服務提質升級。為聊城開發區經濟困難老年人和80歲以上老年人及時、足額發放經濟困難老年人兩項補貼、高齡津貼及百歲老人長壽補貼,并為符合條件的經濟困難老年人開展了居家養老服務,有效提高了經濟困難老年人和高齡老年人的生活質量。加快構建高標準機構養老。現有養老機構6處,養老床位637張,護理型床位456張,護理型床位占比達到71.6%,今年3月認定開發區中心敬老院為普惠性養老機構,更好地滿足了老年人長期居住和生活照料需求。同時,持續開展養老護理員在崗培訓。護理員培訓率和持證上崗率均達到了100%,養老機構照護服務專業化、標準化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高。以中心敬老院為試點,與聊城職業技術學院緊密合作,“政校聯動、產教融合”,養老機構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,為養老服務人才培養提供了有力支撐。充分整合醫療、養老等現有資源,結合“如康家園”精神障礙社區康復試點項目,依托醫療資源及精神康復科室優勢,面向社會,為失能、半失能老人提供專業護理和養老服務,實現醫療、康復、護理和生活照料一體化保障。

精準扶殘助殘,筑牢殘疾人“保障網”。今年以來開發區為1355名困難殘疾人發放水電氣暖補貼,完成殘疾兒童康復救助,采取“集中評殘+上門評殘”的模式,深入基層為殘疾人證辦理殘疾證,得到殘疾人群體及家庭的高度評價。為困難重度家庭制定“一戶一策”個性化改造方案,實施無障礙改造,為殘疾人打造了更加便捷的生活環境。在“如康家園”建設中,開發區創新康復服務,被確定為全市精神障礙社區康復試點,成立了星級評定委員會,重點打造海吉亞精神障礙社區康復試點,目前,已與海吉亞醫院簽訂委托運營協議,并為符合條件的多名殘疾人提供了輔助性就業機會,切實發揮了社區康復作用。整合各方資源,搭建政府、企業、社會組織及殘障人士溝通的平臺,通過開展“健康聆聽 無礙溝通”、聽障兒童演講比賽等多樣化、專業化、社會化助殘服務,切實解決殘疾人生活、就業、康復等方面的實際困難,助力殘疾人更好地融入社會。

突出軍人底色,提升退役軍人服務保障效能。完善政策體系,落實撫恤優待,全力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;突出多方聯動,多措并舉促進退役軍人就業創業,積極推進退役軍人由軍事人力資源向經濟社會發展重要力量轉化,嚴格落實優撫對象撫恤優待政策,不斷提升軍人軍屬尊崇感和榮譽感。廣泛開展為立功受獎現役軍人送喜報和“退役軍人展風采·紅色文化進校園”主題宣講等活動,強化榮軍聯盟作用發揮。創新實施“‘軍地同心筑長城’服務現役軍人‘八個一’行動”,構建社會化擁軍新格局。通過建立尊軍數據庫、制作崇軍聯心卡、組建惠軍隊伍等8個方面的活動,大力弘揚擁政愛民、擁軍優屬的光榮傳統,在全區營造了濃厚的愛國擁軍氛圍。

速豹新聞網·山東商報編輯:于大龍
主站蜘蛛池模板: 苗栗县| 望谟县| 正蓝旗| 鄱阳县| 蕲春县| 建昌县| 迁西县| 肥城市| 镇康县| 建昌县| 噶尔县| 合山市| 龙口市| 姜堰市| 九龙城区| 辰溪县| 房产| 衡水市| 克东县| 收藏| 肇东市| 白水县| 秦皇岛市| 伊吾县| 老河口市| 台州市| 来凤县| 客服| 莒南县| 沙河市| 乌海市| 祁东县| 汉川市| 临沧市| 丹棱县| 浠水县| 林口县| 黄骅市| 德昌县| 开化县| 新巴尔虎右旗|